澳优-ky体育

战略勤奋驱动做大做强 2018年澳优多赚了8到9成净利
2019.02.20

电视剧《亮剑》里面有句台词李云龙反复吟读,叫“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句话出自清代举人陈澹然的《寤言二迁都建藩议》,如今这句话常被战略大家所引用,用来强调战略上的勤奋,而不能只迷恋战术。


这句话用在奶粉行业也是同样适用,而在笔者看来澳优(01717.hk)虽然不是行业里最大的企业,但却是一个典型的战略勤奋带动成功的范例。,


2018澳优多赚了近一倍


今天(20日)晚间,澳优公布了2018年正面盈利预告,预测2018年度,澳优实现销售额约人民币54亿元,较2017年同期人民币39.27亿元同比增长约37.5%;预计录得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下述一次性收益外)约人民币5.7亿至5.9亿元,较2017年同期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5.0%至91.5%。



如果加上投资并购取得的一次性收益0.54亿元,澳优的净利润还要更高。


单从数据和增速上看,澳优全年的收入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并不算意外,因为本身澳优高速增长之后,基数在加大。


但值得关注的是,澳优的核心业务和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企业增长的质量。


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度,澳优自有品牌婴幼儿配方牛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0.0%至约人民币24亿元;婴幼儿配方羊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9.0%至约人民币20亿元。


核心品牌羊奶粉佳贝艾特尽管在2018年遭遇了一点小风波,但是依然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到11月时销售回款就突破20亿元。


战略上的勤奋


虽然看无法看到详细的业绩情况,但一直以来澳优业绩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前期战略上的积极布局,尤其是澳优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从2011年收购荷兰百年乳企海普诺凯尝到甜头后,在董事长颜卫彬治下的澳优就开始不断的从战略上思考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什么就补什么。


从后面的收购就看得出来,包括2014年,澳优在荷兰投资兴建pluto工厂和hector工厂;2016年收购澳洲保健品企业nutrition care、与westland合资新建pnl工厂;以及2017年收购澳洲adp、ozfarm、youluck等。


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和投资,帮助澳优搭起了数量庞大的工厂体系,控制了上游资源,尤其是在产品差异化战略上,形成支撑。


包括澳优今天引以为豪的大单品佳贝艾特,一半也是战略上勤奋的结果。


2017年,国内配方注册一开始,借助前期的布局,让澳优快速完成了旗下主要品牌包括澳优爱优、美纳多、美优高、佳贝艾特、海普诺凯荷致、珀淳、澳滋、悠蓝等品牌的配方注册,抢得市场先机。


2018年,国内奶粉市场竞争加剧,澳优“以战略的确定性,战胜市场的不确定性”,继续从战略上出发完善体系,先后收购海普诺凯余下15%股份、澳洲oz farm余下50%股份、澳优营养及nutrition care余下股份,消除内部隐患,强化内部协同;同时新西兰工厂pure nutrition 及国内智慧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针对牛奶产品高端上的不足,则推出了有机奶粉品牌neolac悠蓝;而针对连续收购的资金压力和企业背景上的弱势,则引入了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而正是这一系列的动作,为澳优的增长打好了基础,也不得不说颜卫彬和澳优的团队在战略上步步为营。


检验成色的时候即将到来


2018年有一组数字让行业关注,但如今已经不能在官方媒体上去谈论,就是人口出生率。


相比于2017,2018年国内新生人口数减少了200万左右,多家企业近期都表示感受到了1/2段奶粉销售的下滑。而此前有券商预测,2019年的人口出生情况将和2018年类似。


新生儿少了,奶粉市场必然会受到影响。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曾预测,2018年新生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要到2019年下半年之后才能更明显的看出来,毕竟3段奶粉的消费量最大,但那需要新生儿长到18个月以上。


对于奶粉企业而言,市场整体盘子的减少,会让未来国内婴配粉市场的竞争度更加激烈,也到了检验企业战略和战术能力成色的时刻。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颜卫彬把突破口放在了消费者心智上。他认为,2019年,消费者的流量流向是一个关键,这需要企业不仅懂产品,更需要懂消费者的心智,让品牌不仅仅优质,更充满温暖,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就对企业家和团队的心智形成了更大的挑战。


那么澳优下一步会有什么战略上的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地图